12月6日,張集實驗小學北校區(qū)前二樓五年級辦公室的同事們都在閱讀《家庭的覺醒》這本書。作者是美國人沙法麗·薩巴瑞。這本書向我們傳授了許多育兒知識。
趙阿蘭老師指出,孩子們天生具有覺醒的特質,我們不應試圖去改變他們,而應保持他們原有的天性。他們天生自愛,對自己充滿關懷,對世界懷有濃厚的好奇心,他們的行為不帶有功利色彩,這正是三歲前孩子們的本真狀態(tài)。
徐桂玲老師深刻體會到,孩子在其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三樣東西:首先是“被看見”,其次是“感到有價值”,最后是“感到自己重要”。然而,家長們往往未能給予孩子這些,反而用批評替代,告訴孩子“你沒有價值”、“你做不到”、“你無法自我管理,必須由我來監(jiān)督你”。因此,現在我們可以理解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沖突所在:孩子所尋求的,家長并未提供,同時家長自身也感到疲憊不堪。
闞夢嬌老師認為,作者將孩子的潛能比作五根手指。通常,學業(yè)成績和體育成就等外在成就,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拇指(即最細小的拇指),而其他四根手指則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關系層面。首先是個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即一個人是否能夠與自己和諧共處(象征著大拇指);其次是與家庭成員的關系(象征著食指);接著是與社區(qū)的聯系(象征著中指);然后是與各種目標的關系(象征著無名指);最后才是那些外在的具體表現(象征著小拇指)。這五根手指共同構成了一個人教育的核心目標。然而,現實中許多家長卻顛倒了這一順序,將“小拇指”(即外在成就)視為唯一重要的目標,不斷驅使孩子參加各種競賽、比拼和考取證書,認為只要童年時期能夠領先,未來似乎就能保持領先。
劉書梅老師持有這樣的觀點:“好父母并非與生俱來”,因此,我們不應抱有成為完美家長的幻想,而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學習和自我提升來實現。許多父母傾向于為孩子做決定,試圖控制孩子的成長過程,這實際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蔡后美老師分享了她的深刻見解:真正的共情意味著我們不對他人抱有任何期待。共情的本質并非操縱他人,而是放棄對他人的期待?!罢嬲诠睬榈幕貞橇⒖桃庾R到他人的處境與我們自己的處境截然不同;意識到要想與他們建立真正的聯系,我們必須徹底摒棄自己的期望。要迅速放下個人的期望,需要我們全神貫注于當下,理解與他人建立聯系是一種雙方不斷進行的能量交換,而這種交換并不保證結果會如何。”我們應當允許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共情是真誠地接受對方的情緒,而不是僅僅運用一種技巧來控制孩子。這一轉變意味著從持續(xù)的批判轉變?yōu)閷W會共情。
因此,通過閱讀這本書,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理解:我們必須允許孩子自主做出選擇,確保孩子能夠“被看見”,感受到“價值”,并最終在老師的心目中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