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課,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這門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念茲在茲
一堂好的思政課,應該是什么樣?
有人說,要如鹽在水,潤物無聲
有人說,要有味、有趣、有魂
今天的思政課,有了全新打開方式
話劇、演講、合唱、翻轉課堂……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下
各地高校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五周年之際
讓我們一起走進思政課堂
今年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五周年。五年來,各地高校加快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不斷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跟教育小新一起來看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這樣說——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先行,2019年秋季開學開始,在全國率先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并融入2017級本科生必修課教學方案,堅持“三最原則”,即吸收最前沿的內容、集中最優(yōu)秀的教師、給予最全面的保障。
目前共設8個專題,分別由各學科權威專家授課。在2020—2021學年增設中共黨史、新中國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概論等充分體現(xiàn)人大歷史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學科特色和學科優(yōu)勢的思政選修課,切實發(fā)揮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引領輻射作用。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打造具有“人大特色”的系列金課
學校充分發(fā)揮全校學科優(yōu)勢,同時調動學生主體性,努力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如人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研部聯(lián)合校團委連續(xù)組織開展以“問道新時代”為主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千人百村”“街巷中國”社會調研,把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際相結合,進一步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
↑人大“千人百村”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讀懂中國”青年教師社會調研計劃等獲評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項目
學校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第一時間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日前,學校與延安中學以線上方式舉辦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活動。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活動中表示,這次活動既是跨越地理空間推動六中全會精神第一時間進課堂的有機聯(lián)動,也是兩校共同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的有益嘗試。
↑人民大學與延安中學聯(lián)學現(xiàn)場
天津大學
“培養(yǎng)學生就像建房子,要有好的平臺和設施,更要引入陽光,讓房間有溫度和光亮?!?021年天津大學招生宣傳片中的這一片段,正是對學?!耙粡埶{圖繪到底”構建“大思政”格局的堅定呼應。
每年錨定一個重點任務,打造“育人大廈”的“精品工程”,這是校黨委書記和校長履職清單里的“必選項”。學校黨委認真履行思政工作主體責任,書記、校長分別抓實“大思政”工作體系建設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今年,“育人大廈”內的思政工作評測體系正在推進,質量評價標準的“樣板間”和“文化墻”即將竣工。
↑“天大·海棠季”文化活動連續(xù)十年開展
天津大學通過“三級階梯”,讓“育人大廈”既“頂天”又“立地”?!叭夒A梯”即“國家教育部門試點高?!旖蚴性圏c學院—校內試點學院+精品項目”工作體系。學校設立改革試點學院3個,實施精品項目38項。提升國際化背景下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新媒體時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意表達、發(fā)揮組織育人實效……各學院以立項為契機,探索育人實踐,形成了“熱在基層”的生動局面。
↑天大師生開發(fā)黨史知識圖譜及其可視化系統(tǒng)
法學院組織學生對“躺平”等社會熱點話題進行研討,引導學生爭做“強國一代”。海洋學院持續(xù)4年開展?jié)O村實踐調查,深入百余戶漁民家庭,獲取4000余項有效數(shù)據(jù),調研成果已被當?shù)卣块T采納。
↑天大智算學部結合視覺藝術專業(yè)特色開展思政課課外實踐
“人才培養(yǎng)是百年基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表示,“我們必須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使一切改革都服務于全面提升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br />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堅持心中有信仰、嚴管有力度、善導有尺度、厚愛有溫度,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涵養(yǎng)學子家國情懷。
堅持心中有信仰,策劃推出“廈門大學與偉大祖國”系列文章,講述了廈大與34個省級行政區(qū)、與福建九市一區(qū)及長汀縣的校地情緣故事,舉辦“囊螢星火 揚才先鋒”黨史學習教育聯(lián)學黨課,出版《看萬山紅遍——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錄制成系列微課,多措并舉強化思想引領,激發(fā)學生愛黨愛國。
↑百年廈大校地情緣主題展開展,引導青年學子在校地情緣故事中感悟家國情懷
堅持嚴管有力度,戰(zhàn)“疫”期間推出《疫情防控的現(xiàn)實回望與歷史思考》系列講座,編印《廈大學子眼中的中國戰(zhàn)疫》,堅持24小時心理援助不斷線,引導學生科學應對,提振學生精神風貌。
↑廈大“囊螢星火”青年講師團深入“一站式”學生社區(qū)以互動化形式開展黨史主題宣講
堅持善導有尺度,舉辦12期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修班,啟動“揚才計劃”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辦好“讀懂中國”等活動,形成486個網(wǎng)絡文化工作室集群,入選首批高校思政類公眾號重點建設名單,創(chuàng)新拓展多元平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019年,廈大萬名新生高舉傳遞巨幅五星紅旗,以一場特別的開學典禮,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政課
堅持厚愛有溫度,落實校院領導聯(lián)系學生制度,踐行“一線規(guī)則”,入選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學生社區(qū)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研支團作為“閩寧協(xié)作援寧群體”之一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深化就業(yè)育人,2020屆畢業(yè)生到國家重要行業(yè)和重點領域就業(yè)比例達46.7%,逐步構建“三全育人”“五育并舉”新格局,增強學生幸福指數(shù)。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