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光為禮,以花開為信,為進一步提升心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4月15日下午銅山區(qū)心理教育教師區(qū)域朋輩互助第七組“潤心讀書社”舉行了線上讀書會,本次活動由房村實驗小學孫蘭老師主持活動。
楊海榮老師分享的書籍是《論人的成長》,她說真正的溝通,應(yīng)該從真正的傾聽開始。在這個浮躁的功利的大環(huán)境下,人與人之間真正的耐心的傾聽是困難的,是寶貴的。若是人人都能做到深度傾聽,就像羅杰斯說的那樣:“我鐘情于傾聽時,是深度傾聽。我聽到的是思想、想法和情感基調(diào),能聽到話語中帶著個人特色的意義,甚至這些意義是說話者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很多時候,從話語的表意可以聽到那些隱藏的、來自個人深處的內(nèi)心訴求。甚至能夠聽到一個人的內(nèi)部世界,與對方達到深層的共鳴?!泵棵孔x到此處,感觸頗多:多希望,深度傾聽不只是心理工作者必備的,而是人人皆能多好!若都能真正深度耐心傾聽,溝通順暢,相互理解,你我共情,人間至美,世間至善!
李冰冰老師分享的書籍是《無差別的愛》,這本書告訴我們:苦難人生,標準鑄就。人生的苦難在于心的流浪,心明明就在你的身體里,心靈內(nèi),但是你就是看不見。因為你一來到人世間,就不停地被告知:外在標準第一。人最重要的是按照標準生長。人必須達到社會的標準,否則就不能被稱為人。人這一輩子一定要符合外在的標準。至于你的心怎么思想,怎么感受,怎么呼吸和成長并不重要。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外在標準,是符合外在標準。生活是由無數(shù)細節(jié)構(gòu)成,由無數(shù)追求標準的細節(jié)構(gòu)成的。在這樣無數(shù)的標準的洗禮下,打壓下,你很快就被訓(xùn)練成熟了。你很快就學會嫻熟的專業(yè)的打壓自己的心,蔑視自己的心,嘲笑自己的心。你的心就只能開始流浪了。哪里都沒有它的容身之所,它除了逃避,除了流浪,除了制裁,沒有別的出路。你的一生注定為他人而活,你的一生注定找不到自己的心,直至死亡,你的心依然在外流浪。所以,我們要學著不被標準困住,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我們的心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呂雪梅老師分享的書籍是《誰在我家》,這是一本實操實練的心理工具書。呂老師向我們提煉了這本書的兩個重點,首先建立家庭系統(tǒng)排列的前提是要獲得這個家庭的基本資料,主要任務(wù)就是要找出屬于這個系統(tǒng)的所有成員,也就是所有可能影響當事人的人。其次治療師要詢問大家庭中有沒有發(fā)生過一些不尋常事件等。最后呂老師向小組成員詳細剖析了家庭系統(tǒng)排列過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呈現(xiàn)出當事人的記憶和內(nèi)在的畫面,這是非常主觀的個人描繪。第二階段:不斷試驗,找尋解決辦法。這一過程讓當事人看到并感覺到希望的曙光,有治療作用。第三階段:家庭中每一位成員都有適當?shù)奈恢煤凸δ?,讓排列的畫面確定下來。達到愛的隱藏的和諧狀態(tài)。
吳少華老師分享的也是《論人的成長》,他深刻的感受到深度傾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shù),深度傾聽是最溫柔的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因為有了傾聽,才變得更加自然美好,傾聽是相互的,當我們愿意傾聽學生的心聲,無條件的接納他們,學生也愿意傾聽我們對他們的教育引導(dǎo),深度傾聽,才能走進對方心靈深處,溝通成為好朋友,陪伴才能快樂成長。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面對困惑的學生,我們要有一顆耐心和一顆同理心,把握深度傾聽的技巧,要保持積極的期待,做正向的引導(dǎo),讓學生敢于做自己,做真實的自己,讓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打開學生的心結(ji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顧城說過: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活動最后,與會教師分別發(fā)表了對此次分享的心得體會并由主持人孫蘭老師做會議總結(jié)。一本書就是一個是世界,一次閱讀就會一趟心靈之旅。在每一次的閱讀與分享中,我們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閱讀的力量,讓我們在無窮的文字中,遇見無限的自己,邂逅美好的靈魂。
撰稿:馮彤
審稿:吳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