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促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凝聚學校與家庭的教育合力,共同尋找最佳教育方法,重構家校共育新生態(tài)。6月6日,銅山區(qū)利國鎮(zhèn)府前路小學召開三至六年級期末家長會。
會上,校長周秀作了題為《成長從這里起航,讓我們成為孩子成長的合伙人》發(fā)言。一是學校現(xiàn)狀。學校現(xiàn)有56名教職工,23個班級,1052名學生,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樹木林立,芳草如茵,建有250米塑膠操場、擁有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書法室、美術室、創(chuàng)客室、儀器室、心理輔導室、探究室和實驗室等多種功能室,是一所現(xiàn)代化的高質量的農(nóng)村小學。二是家校共建。1、家長是孩子最忠實的老師,2.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有道德的人。3.無限地相信孩子發(fā)展的潛力。4.培養(yǎng)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5.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重要途徑。6.相信和配合學校老師很重要。三是殷切希望。希望各位家長:要多鼓勵、贊美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要用行動去影響孩子,而不是僅靠言語說教。要多朎聽孩子的心聲,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溝通;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安靜和平地處理好每一個當下。要積極主動地處理好與愛人的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要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伙伴,最慈愛的爸爸(媽媽)。要關注孩子學習上的困難。要關注孩子生活上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的營養(yǎng),吃的營養(yǎng),睡的營養(yǎng)。成長從這里起航,讓我們成為孩子成長的合伙人,希望我們共同努力!
副校長高揚作了題為《做有溫度的父母》專題報告,一是愛、怨都在溝通里,80%的家長認為自己愛孩子,可只有30%的孩子認同,大多數(shù)孩子卻覺得父母討厭,對父母情感冷淡。二是溝通--家庭教育功能,身為父母,最大的樂趣莫過于看著孩子快樂地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孩子分享點點滴滴的快樂,成為孩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三是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家長溝通?四是親子溝通之道。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做到尊重、接納、非評判;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在與孩子的關系問題上加強自我反思;運用“非暴力溝通”化解親子矛盾。
教導主任于美玉作了題為《家長是學校的教育伙伴》報告,一是在這緊要階段,我們共同關注孩子們的思想。作為家長、老師,我們對孩子每天的行為變化要多留心,多關注,多溝通,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緩解期末復習緊張度,陪伴他們更好的成長。二是在這緊要階段,我們共同關注孩子們的表現(xiàn)。三是我們具體需要做什么?只要孩子們放學回家,家長們要對當天學習情況、學習困惑多檢查、多詢問、多幫扶,孩子們在這最后的階段仍然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個臺階。希望家長們能教育孩子、監(jiān)管孩子,早睡早起,保持旺盛的精力用于學習,培養(yǎng)孩子自覺完成家務不拖拉的習慣以遷徙到學習上的自律、作業(yè)的規(guī)范。鼓勵學有余力的孩子多讀課外書,擴大知識面,達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的效果。
集中會議結束后,各班班主任組織召開班級家長會,他們結合本班實際情況,自主與家長進行交流。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主要從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品質養(yǎng)成、綜合素質提升與個性特長發(fā)展等方面與家長進行了全面地反饋與溝通,并針對孩子們的具體情況向家長朋友們提出了家校共育的中肯建議。希望家長平時能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老師緊密配合,在教育孩子上形成合力,共同挖掘學生潛質,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通過本次家長會,構建了家校共育的平臺,增進了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了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達到了“家校同心,和諧共育”的目的。該校也能更好、更廣泛地征求家長的建議和意見,從而推動學校各方面工作的開展。
利國鎮(zhèn)小學中心校 馬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