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具有“時間”的概念以來,人們不斷地尋求著準確計量時間的方法。水鐘在人類計時發(fā)展史上大約經(jīng)歷了3000年的歷程,它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是為了一個更現(xiàn)實的需要,即怎樣在多云的日子、陰雨天和夜晚計量時間。
同學們通過學習,知道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徑不變,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時間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變,水流的速度不變這樣的水流特點,通過這一特點進行設計,制作自己的水鐘。
設計“水鐘”,學生先用畫圖的方法把設計方案表示出來,并描述自己的設計。思考選擇什么材料制作,怎么利用這些材料來制作水鐘,如何劃分刻度。做一個“水鐘”,通過學生活動,制作一個可計時的水鐘,在實際制作過程中思考怎樣控制滴漏滴水的速度,并用自制的水鐘推算時間,估計更大范圍的時間。用水鐘來計時,學生檢驗自制水鐘的準確度,分析影響計時準確的因素,試圖對自己制作的水鐘進行改造。
同學們積極參與,把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知識點融會貫通,實現(xiàn)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他們收獲的是一份成功,享受的是一份動手操作的快樂!
本次水鐘制作的實驗活動,學生經(jīng)歷了科學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科學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的分享活動,學會動腦思考,學會動手操作,學會動口表達,在科學制作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撰稿: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