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輩,“朋”是朋友,“輩”是同輩,朋輩群體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人群,特別進入初中之后,青春期的孩子很多話題不愿與父母、老師分享,更愿意與同學、朋友分享。因此,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強班級心理委員對自身工作和職責使命感,建設(shè)一支具有心理自助與助人能力的朋輩心理輔導隊伍,徐州市銅山區(qū)清華中學于11月16日舉行了一期心理委員培訓活動,此次活動由學校和心理咨詢室共同組織,學校心理咨詢室專職心理教師張元主講,參與人員包括李方校長、張邦寶、王漫漫以及各班心理委員。
心理委員作為學校心理健康系統(tǒng)中的重要的一份子,是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者和宣傳員,是班級心理動態(tài)的觀察員,還是助人自助的示范者?;顒右潦?,張老師分別詢問了三個年級同學對于心理委員的理解,“心理委員是傳播陽光的使者,是同學們值得信賴的傾訴對象,是同學們心理的觀察員,是心理老師重要的小幫手,更是老師與同學之間的橋梁?!睆埨蠋熢谥v座中向同學們強調(diào)了心理委員的重要作用。隨后,張老師主要從心理委員的工作使命、基本素質(zhì)、工作原則、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如何幫助他們以及自我成長等六個方面展開培訓活動。同學們都聽得非常認真,并在筆記本上細心記錄。
活動中,張老師從時間和對象兩個方面強調(diào)了心理委員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還重點強調(diào)了可以如何幫助有危機的同學:有哪些是要做的事,哪些是不要做的事,使學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工作職責以及如何去幫助他人。
最后,張邦寶老師向心理委員詳細介紹了本校心理咨詢室和校外面向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咨詢服務的情況及預約方式、流程,引導心理委員正確面對心理咨詢和有心理障礙的同學,并總結(jié)了本次培訓的重要事項。
本次班級心理委員培訓活動的開展,讓心理委員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進一步加強了心理委員隊伍的建設(shè),為各班接下來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有效推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圖文:王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