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能帶給人智慧,啟迪人成長。作為教師,想要讀好一本書,讀懂一本書,不僅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更要深度思考,與教學實踐相結合。2023年11月30日下午,在李淑榮主任的主持下,少華街第二小學數學組的青年教師們閱讀了張奠宙教授的《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大道理》一書,在交流會上,老師們結合教學實際,分享了自己的收獲與心得。
首先,由陶雪老師對本書的內容做簡單介紹,指出日常教學中易混淆、易忽視之處,書中直面教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教什么”和“如何教”,以現代數學觀點與批判性視角對現行教材內容編排進行評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為一線教師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以及改進教學提供了可操作性建議。
接著,14位青年教師分別針對每一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分析。比如究竟為什么要學習分數,教材交代的不是很清楚,這就要分析分數之前是什么內容,后面是什么內容,前因導致怎樣的后果?這時我們要幫助學生建構分數模型,一方面分數是可以表示具體的量,另一方面分數又可以表示分率,兩者不可偏頗。最初我們學習分數的時候重視兩個動詞“分”和“取”?!胺帧本褪前褑挝弧?”平均分成多少份?!叭 本褪侨∑渲械膸追荩@里突出一種度量。一分一取見分數,帶著孩子思索分數的產生。在情境中追尋分數學習的意義,在“分”“取”之間動手動腦了解分數模型,在量與率的對比中理解分數模型。
通過各位教師的分享,讓教師們對小學數學教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數學知識應該是有生命力的,這種生命力不應該只存活于一節(jié)課堂之中、一次練習之中,而是要讓知識延續(xù)到學生自己的生活中。像書中說的,教學應該是淺而不錯、分而不碎,著眼于素質的養(yǎng)成,對于知識的學習應該整體著眼,系統構建。讓孩子們一步步地感受到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原來是這么密切,知識在生活中的用處原來如此之大。
“所有的出口成章,都是厚積薄發(fā);所有的游刃有余,都是百煉千錘”!讀書讓生命的海洋不斷注入新鮮的源頭活水。希望少華二小的教師們將閱讀變成新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天,遨游書海,暢享書韻,讓書香溫暖歲月,讓閱讀點亮青春。
撰稿:王情情
審核:李淑榮 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