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fā)
《關于推廣義務教育“雙減”工作成效顯著典型案例的通知》
公布了
60個“雙減”工作成效顯著典型案例,
我市共有10個案例成功入選。
徐州市徐莊實驗小學
榜上有名!

徐州市徐莊實驗小學在推進“雙減”工作中,立足學校實際,打造“潤心”團隊、 研發(fā)“潤心”課程、構建“潤心”環(huán)境,讓鄉(xiāng)村學生真切享受“雙減”實施下的童年美好時光。
一師愛為法,打造“潤心”團隊
學校采用“學科融合,互助互研”的方式,搭建“兒童敘事”教師培訓框架,組建“專職+兼職”心育教師團隊?!半p減”實施以來,學校共編寫心育讀本 6 套,通過“潤心”課后服務的開展,讓特需學生享受同等的優(yōu)質教育。
“雙制陪伴”送溫暖
在課后服務第一時段,學校按照“學生成長導師制、伙伴制”的要求,對特需兒童實施“一對一”或“一對多”幫扶。目前,全校形成師生結對幫扶612對。互助伙伴主動參與被幫扶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幫助,“雙減”政策實施兩年后,70.6%的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明顯進步。學校根據(jù)學生身邊的故事創(chuàng)編的校園心理情景劇《花瓣飄香》和《假如有你在》參加江蘇省校園心理劇比賽均獲特等獎。
“一米陽光”顯大愛
在課后服務第二時段,學校加強精準幫扶,對特殊學生群體全力做到“三個優(yōu)先”,即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打通關愛學生的“最后一米線”。通過兩年持續(xù)努力,196名明顯存在行為障礙或情緒障礙的特需兒童在學習和交往方面得到明顯改善。受助學生及家長的滿意度均達到 100%,較“雙減”前提升 12%。
“一表五清”見真情
在學生離校之后,學校以“向陽而生、健康成長”項目為引領,面向 396 名家庭貧困學生、132 名單親家庭兒童,持續(xù)開展“一表五清兩制”個性化關愛活動。2021 年以來,教師對特需兒童開展個別談話(輔導)4700 余人次、實地家訪 1100 余人次。截至目前,累計轉化有厭學情緒的兒童 36 人,轉化率 92.3%;資助貧困學生 494 人次,資助率 100%。
二兒童立場,研發(fā)“潤心”課程
“雙減”實施以來,學校以“兒童敘事:鄉(xiāng)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主線,開設“潤心”課程 27 門,涵蓋學生、教師和家長三個群體,其中留守兒童暖心課程,通過情感關懷、實踐體驗、角色互換等課程內容,填補留守兒童的情感缺位。
經數(shù)據(jù)循證,96.5%的家長表示孩子在認知上有所提高;98%的孩子喜歡上學,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注力提升了 36.7%;95.2%的學生能熟練掌握朗誦、表演等舞臺表演技能;84.6%的學生能熟練掌握衍紙、游泳、花樣跳繩、扇畫制作等4門以上的特色技能;96.5%的留守兒童變得陽光自信、樂觀向上,較“雙減”前提升28.3%;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參與度達到 98.2%,較“雙減”前提升24%。
三協(xié)同推進,構建“潤心”環(huán)境
學校在加強校內環(huán)境建設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地處農業(yè)聚集區(qū)的優(yōu)勢,與千菇園、正本農場等涉農企業(yè)簽訂共建協(xié)議,積極開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基地,構建家校社多維互動的心育體系。

調查結果顯示,“雙減”政策實施前,學生每年參與社會實踐8次左右;“雙減”實施以后,2022學年度和2023學年度學生參與集體社會實踐的次數(shù)分別為16次和 24次。98.5%的家長表示通過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親子互動更頻繁、更有質量;98.2%的學生表示通過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見識。
文稿:王蕾
審核:李智梅
發(fā)布:劉武章
編輯:張一一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