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銅山區(qū)利國鎮(zhèn)府前路小學開展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在演練之前,各班班主任組織本班學生學習了應急疏散演練方案及避險相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逃生程序與路線。
隨著警報聲響起,各班主任迅速發(fā)出“現(xiàn)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的指令。師生們優(yōu)先選擇課桌旁邊進行避險。等到警報聲再次響起,所有學校領導和值周老師,各就各位第一時間在各樓梯口維持秩序。按照預先制定的路線,全體師生分別從教室的前后門向操場空曠地疏散。全體師生安全到達空曠區(qū)域后,班主任立即清點本班學生數(shù),并向集合地年級負責人上報本班人員情況,各年級組長向校長匯報本年級人員情況。
副校長李秀華要求全體師生一是不要慌,記住,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后才左右搖晃。二是快躲避,大地震從開始到震動過程結(jié)束,時間不過十幾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三是找空間,室內(nèi)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墻墻根、墻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四是莫鉆柜,人若鉆進柜子里,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五是做保護,選擇好躲避處后應蹲下或坐下,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六是別亂跑,在戶外遇到地震時,應該就地選擇開闊地,趴下或蹲下,避震不要亂跑,更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七是樹信心,地震時,如被埋在廢墟下,千萬不要驚慌,要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一定會有人來救你。八是傳信號,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設法用石塊敲擊能發(fā)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fā)出呼救信號。九是存體力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食物和水、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活動最后,校長周秀宣布本次防震安全演練活動圓滿成功,并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點評:過程組織嚴密,疏散秩序井然。
此次活動全校師生參加,學生從教室撤離到操場北教學樓只用了不到50分,南樓到操場用了1分20秒鐘,演練按預案進行,整個演練過程既緊張、激烈,又有條不紊。不僅再次落實了應付突發(fā)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實際應對和處置實發(fā)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識,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馬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