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校張紅英老師為大家分享好書《鈍感力》鈍感力,從字面可以理解為是感覺遲鈍的能力,乍一看會給人負面的感覺,但它并不等同于“遲鈍”,換言之,可以將它解釋成“有意義的感覺遲鈍”,表達的是對困境的一種耐力,是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為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張紅英老師介紹到,在《鈍感力》一書中,渡邊淳一先生從健康、戀愛、婚姻、職場、人際關(guān)系、人生等方面,用了十七個章節(jié)闡述了鈍感力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可以說是對人生的一種獨特的解讀。
張老師感悟到,人們往往羨慕那些頭腦敏銳、思維敏捷的人,為自己的遲鈍而感到懊惱。讀完這本書后,我們發(fā)現(xiàn)遲鈍未必就是壞事,很多時候,“鈍感力”與進取心同樣難得,有助于我們從壞情緒中解脫出來,更好地平衡生活與工作,實現(xiàn)己的價值。所以說:鈍感力是一種生活智慧、一種處世態(tài)度、一種生存技巧,世界上不僅僅存在敏銳聰慧這種才能,相比之下,不為瑣事動搖的鈍感,不僅能讓我們收獲健康的身體,還能讓我們精神上更加悠閑自在,幸福指數(shù)更高。
鈍感力對我們當然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過,鈍感也需要有一個度。凡事過猶不及,鈍感太過了,也會帶來不良后果。我們所提倡的,始終都是利用鈍感更好地調(diào)節(jié)自己,更好地活著,也就是利用鈍感力,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