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全體教師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思想觀念,提高業(yè)務能力,以更加飽滿的姿態(tài)投入到教學實踐,在教育之路上綻放自己。學校結(jié)合教學實際與學科特點,于寒假期間分別為教師量身推薦了《教育寫作》、《我的教育故事》、《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大道理》、《把stem帶進小學課堂》、《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等必讀書目。寒假期間,老師們認真閱讀,積極通過“小打卡”程序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
讀書打卡
春風吹散了冰雪,帶來了片片生機,送走了寒假,迎來了新學期的開始。2月20日下午,學校組織了新學期讀書交流活動,全體教師分成6個小組,集中交流讀書心得。每位老師沉醉于斯,各話良言,聲情并茂地分享著自己在書中的所看、所想、所得、所悟。
分組交流
一本好書值得反復閱讀,一次好的分享更值得反復咀嚼。3月3日下午,在李偉主任的主持下再次召開了全體教師讀書分享會。就寒假讀書心得進一步展開討論,由分組交流推選出來的6位教師張娜、郭佳園、黃小蕊、王雙、冷娜、趙楠進行全校展示。
集體分享
冷娜
“教了48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這是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他還說過,老師要用溫和包容的態(tài)度來看待學生,尊重是做人的原則,微笑是一張永恒的名片,掌聲是有力的贊美,相信和期待也是表達對學生關愛的一種方式。通過讀于老師的書我深深被于老師那像水一樣溫潤、奉獻、寬容、清潔的品質(zhì)所打動。魯迅有言: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于永正老師寫完了他的故事,所留下的火種自然也會點亮更多的課堂,而我們的教育故事也才剛剛開始。
黃小蕊
于永正老師令人敬仰、崇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細細品讀于老師的遺作《我的教育故事》,似乎在其中找到了答案。于老師一生都在踐行樸素的教學行為,實打?qū)?、手把手的教語文,用自己的親身示范指引我們青年教師從寫好每個生字、朗讀好每篇課文、上好每節(jié)課、讀好每本書、善待每一個孩子開始努力,因為于老師說這樣下去“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郭佳園
在于永正老師的《我的教育故事》一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快樂的教育者,一位默默耕耘的教師,更是一位有溫度的人。作為一名90后青年教師,也應永葆教育的初心,停下來審視自己:“我是誰?”、“我在哪”、“到哪去”,這樣,才能在教育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長、更穩(wěn)。只有做一個有情有愛的教師,真正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將仁愛之心化為教育的力量,才能引導他們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擁有自信與勇氣。
王雙
寒假期間閱讀了《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大道理》一書,書中既有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呈現(xiàn),又結(jié)合教學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給出了許多建議和觀點,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應當從研究的角度展開教學,善于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讓數(shù)學更貼近于生活,變得更加現(xiàn)代化,與時俱進。也要善于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shù)學的思維思考世界,用數(shù)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正如書中所寫:“教材編寫的宗旨是貼近生活,走進真理。”用小的代價,與時俱進地打開一片新的天地,這才是我們這些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
趙楠
《把STEM帶進小學課堂》一書中展現(xiàn)的36個課堂教學實踐,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也為我在下學期開展STEM教學帶來了新鮮有趣、卓有成效的策略。其中針對小學生提出的EDP-5E工程設計流程令我印象深刻,在明確了這些概念與方法后,我們可以在將來進行STEM課程設計時借鑒此法。只有踏踏實實地去打破傳統(tǒng)學科教育的固有思想和做法,在教學中勇于實踐和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和開拓,才能讓STEM教育的理念落實到教育過程的方方面面。
張娜
假期,通過閱讀《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什么叫素養(yǎng)?什么叫核心素養(yǎng)?什么叫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解開了我對語文大單元教學的一些困惑。大單元教學,從教師的角度而言,就是將知識經(jīng)過分化重組,整合改造和轉(zhuǎn)換,從而形成的富有教育意義,適合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和知識形式;從學生角度而言就是建構(gòu)學習的過程。以核心素養(yǎng)為綱的大單元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學科知識本身,而是讓課程真正回歸兒童本位,回歸發(fā)展本位。這是閱讀此書最大的收獲。
簡短的話語遠遠道不盡閱讀的收獲,但足以彰顯中山品質(zhì)。李偉主任從為什么讀書?讀什么書?讀得怎么樣?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jié)。面對項目化學習、大單元教學、前瞻性項目研究的三大挑戰(zhàn),閱讀不僅可以讓我們豐富自身,還能讓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學習、成長、進步是一個每天不斷地輸入、思考和輸出的過程。我們只有做高質(zhì)量的輸入,讓你腦子里有貨,才能不斷地掌握新知,獲得新觀點,產(chǎn)生新思考,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行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春天來了,花開正是讀書時!